理想的货币

28 六月 2019, 09:59
Jinsong Zhang
1
430
货币的本质是信用,是人们认可的记账簿上代表财富的数字符号。

理想的货币,应该具有这些特征:可信,低成本,有定价、发行中心,数量稳定而又可调节,运作机制透明,可记名可追溯。


可信性:

区块链技术具备的不可篡改特性,使数字币具有了可信性。

低成本:

货币的作用是促使商品流通,货币越贵,商品流通的摩擦成本越大,所以好的货币必须低成本。

有定价、发行中心:

比特币号称没有中心,结果却出现了很多个交易平台,这些交易平台实际上就是定价中心,而且这些中心是相互竞争的。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定价中心,人们就无法确定手上的货币价值多少,而如果定价中心有很多个,则会出现定价不一致的情况。因此,理应有且只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定价中心。

数量稳定而又可调节:

1. 稳定性:货币发行必须有锚,否则无法定价,出现超发滥发。锚本身是否稳定是个关键因素。

2. 可调节:社会财富可由于创造而增加,也因为天灾人祸而灭失,需要在账本上反映出来,这就要求货币的数量可调节。

由于要求货币的数量可调节,所以需要一个发行中心,这个中心必须是大家认可、有信用、运作机制透明,能保证定价、发行、投放与回收等运作顺畅进行的机构。

如果发币主体的信用来自它的资产储备,其信用实际上很有限,因为它的资产储备只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而且这种信用也不稳定,因为资产价格随时大幅波动。

更主要的是,对于发币主体而言,它的资产储备应该视为商品还是货币?作为商品,资产储备自然价格越高越好,而为了充实货币的信用,从市场上获取这些资产,自然希望价格越低越好,这是无解的矛盾。

同一种资产,它的价格越高就越接近商品属性而远离货币属性,这是相矛盾的两种属性。让商品和货币共存于一体,是过去落后时代的产物,在数字化时代有必要且有条件将商品与货币剥离开来。

况且,作为发币主体,理应希望币值稳定,可是它为了保证货币的信用而不得不在市场上购买资产,导致市场波动,货币成本升高,这是多么奇怪的悖论。显然,以资产储备为锚发行货币,是目前货币体系的软肋,需要改良,使发币主体摆脱被商品市场绑架的困局。

目前发行信用纸币所依据的公式是:货币发行量=商品总价/货币流通速度,这个发行依据有两个缺陷:商品总价、货币流通速度。

在信用纸币时代,因为货币的投放与流通以及回笼之间存在滞后,为保证有足够的流动性,需要参考货币流通速度,发放足够的货币。但是,货币流通速度变化不定,对于其取值,人们只能作粗略预判,这会导致货币发行量与实际需要量出现偏差。偏差的结果就是,要么货币投放不足使流动性紧张,要么投放过多造成通胀,或者有部分货币沉淀下来形成空转,降低了效用。

在数字币时代,资金流动情况能够在记账簿上实时反映出来,所以没有必要考虑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总价反映了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包含两方面:有效需求和无效需求。在这里,无效需求特指货币在某些领域内沉淀、空转、没有产生应有效用的那一部分需求。货币按照社会总需求而投放,如果需求是真实有效的,那很好;可要是货币被无效的、虚假的需求吞噬,那投放再多也不够。

还有一点:货币发行量依据商品总价,而商品的价格又受制于货币发行量,这就相当于在一个数据表格中,单元格A的数据来源于B,而B的数据又来源于A,就会出现引用循环错误。所以,以商品来充当货币,并成为货币发行的锚和发行依据,是有缺陷的。商品与货币数字符号,应该分得清清楚楚。

那么用什么做锚、以什么为发行依据,才算合适?

可以认为,锚是财富与货币的对价标准表上、十字坐标中的原点,是一个代表某一时点社会总财富的数字,这个数字是不变的。以此为基准,当社会财富增加,经过统计与审核,账本上的数字相应增加,货币据此而投放;财富灭失,经过统计与审核,账本数字减少,货币据此而回收。

土地面积是恒定的,土地之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为财富。单位面积土地里,矿藏越丰富、物产越丰盛、第二第三产业越发达,外汇储备越多,这个地方的财富值就越高。

具体如何定义财富,如何定义财富的增长、灭失,如何将其标准化、量化,是这个定价体系里最为关键的地方,也是一个难点。可以交由市场决定,同时市场机制也要改良,以适应新的需求。

以上各点都确定后,整个货币体系的定价、发行、投放、回收等运作机制都将透明化,变得可预期。由于统计与审核的需要,货币的投放和回收需要记名,不管是实名还是网名。由于财富的认定标准是透明、公开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自行验证自己的账簿,谁都无法篡改、否认。

在这个体系中,发币主体要做的就是真实、准确地记录财富的生成、灭失,摆脱了目前体系里以有限的资产储备来获取信用的困局。在新体系中,创造多少财富就创造多少货币,货币的信用来自于创造财富的人。



一些相关问题 =========================


货币形态的演变:

黄金 -> 白银 -> 铜板 -> 钢镚 -> 纸钞 -> 数字币,从货币形态的演变看,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活动日益频繁,货币的需求日益扩大,货币的形态从有限趋向无限,获得货币的成本从高昂趋向低廉,货币越来越接近信用本质,远离商品属性。如果货币的形态倒退回去,意味着人类社会的倒退。


财富、商品、货币之间的差异:

商品就是商品,货币就是货币,如果能理解商品与货币的不同本质,也就能理解商品与货币的关系,有如皮肤与皮层下的肌肉的关系,紧密联系而又功能各异。储蓄、信贷、生息、交易、兑换等等经济行为,说到底是商品的功能在起作用,而货币的功能是对财富权属进行认证、统计、记录、审核。商品的事情归商业机构管,商业机构负责商品的定价,商品的定价是依据商品的供求关系;货币的事情归发币机构管,发币机构负责货币的定价,货币的定价是依据财富的认定标准。商品可以买卖,而货币是财富标尺上的刻度,本身无法买卖,你无法把面值一百元的纸币自行定价为别的面值。

商品与货币都指向财富,但是财富未必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商品也未必就等于财富。比如著名的《吃狗屎》段子里的两堆狗屎,可以成为商品,却不是财富。如果有人认为狗屎是财富,欢迎他多吃点。当然,如果有谁在狗屎中发现了能造福全人类的功效,则另当别论。财富是一种社会共识,商品却未必是。

进一步说,如果有人把不属于财富的商品误当作财富,并且把钱币投入进去,那么他换来的只是商品而非财富,商品让他的金钱消失;如果这种商品是通过消耗社会财富而得来,商品会让社会财富消失。

财富是社会良性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进步的结果;商品则未必,有的甚至起相反作用,这一点务必区分清楚。

在旧体系中,可以通过销毁大量社会财富的方式变造商品而赚钱,也可以通过不诚信的行为炮制商品而赚钱,无论这些商品是否对社会有害。而在新体系中,商品并不等于财富,不诚信的行为以及任意销毁财富的行为将很难赚钱。



财产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依靠匿名,把财产东放西藏,保护不了谁的财产,反而成为黑钱的最佳去处。不管是黄金还是比特币,如果被盗窃,或者因为什么原因而丢失、遗忘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能保护合法财产的最好办法是实名化,以条文清晰、公平合理的法律法规加以保护。

隐私的问题,分两个方面:面对货币运作机构和面向其他个体。

面对机构,现实一点,在万物互联的大数据时代,我们早已无私可隐,某些机构组织,早已掌握我们的大量个人信息,只是法律法规不允许他们公布和传播。不管是谁,越要躲避监管,监管就越紧盯着他不放,这是人类社会的规律。与其在技术上寻求匿藏的方法,不如在法律制度上想办法保护普通人。所以,个体在机构面前是透明的,当然,机构的运作机制也应该是公开透明的,运作过程是有记录可追溯的。透明必须是双向的。

面向其他个体,可以在技术上实现隐私的保护。每个个体都有一个唯一的实名,实名之下可以关联许多代用名。每个货币上,既必须盖上拥有者的实名ID的戳,亦可以盖上拥有者的代用名的戳。拥有查询权限的机构,可以通过实名ID查询真实信息和交易记录;而没有权限的机构和个体,只能看到代用名,不可以查询真实信息。



数字币的分类:

按照获取数字币的方式来划分,可以将数字币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象比特币那样的挖矿方式,人们通过消耗大量自然资源,来获取一个数字币,可以统称为挖矿币。

第二种是象游戏币那样,人们通过向发币主体充值,以换取相应的数字币,可以统称为充值币。

第三种是象Facebook将要推出的Libra币那样,人们通过向发行机构购买,以兑换对应的数字币,可以称为兑换币。

第四种就是本文所说的,人们通过实名认证,然后经过审核,就可以把名下的合法财产登记在统一的记账簿上,获得对应的数字币,可以称为认证币。

挖矿币模仿获取黄金的方式,然而历史已经证明黄金满足不了现代社会商品流通的需要。这里多说一句:黄金、白银的数量有限,可以在市场上炒买炒卖,价格昂贵,它们是商品,是货币等价物但不是货币。现在你拿着黄金或者白银去买东西,人家是可以拒收的;当然也有人愿意收,那么这场交易实际上是以物易物,黄金与其他商品的价值需要通过其他货币来衡量。挖矿币也是一样的道理,挖矿币更像商品而非货币。

充值币和兑换币类似纸币,它们具有纸币的类似特性。纸币所存在的一些重要缺陷,充值币和兑换币也同样存在。如果这些数字币不能实名认证,依然存在被盗、被转移挪用的风险。

认证币抛开了模仿黄金、模仿纸币的束缚,运行机制透明可信,运行成本低,能平稳物价,真实反映财富变动状况,不用担心被盗或者丢失,是最接近货币本质、最能体现数字技术优势的理想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信用,能登上富豪榜的,理应是最有信用,推动社会良性发展,受人尊敬的人;而如果最没有信用、最会忽悠别人的人占据了财富榜,是对货币的莫大讽刺,是人类的耻辱。人类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信用问题不应该消耗人们太多的精力和智力,内部消耗只会阻滞发展的步伐。所以,我们需要理想的货币。

(v6.3 2019.07.23)

在社交网络与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