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评:耶伦表态加息期待非等待 下周非农能否吹散迷雾?

周评:耶伦表态加息期待非等待 下周非农能否吹散迷雾?

26 九月 2015, 09:20
rayda
0
172

9月21日至9月25日金融市场概述:

本周的金融市场主要由“情绪”和“信心”主导,股市在大部分时间里引领着汇市的方向。央行决策者继续制造不确定性,美联储(FED)前周将基准利率留在原地,欧洲央行(ECB)德拉基(Draghi)则称尚未考虑延长量化宽松(QE)举措,即便全球经济放缓,这尤其造成了欧元/美元的来回震荡。

不过到了本周晚些时候,事情略微有些水落石出的感觉,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再次“认定”年内一次加息的可能性,并称“将有渐进式的政策紧缩尾随”。声明给信心带来稳定,美股也在周五(9月25日)逐渐走稳。

欧洲方面,欧元一方面受到宽松预期打压的欧元近期再度走软,另一方面,在美国GDP数据公布之前,英镑/美元甚至在1.5151创出4个月新低,延续近期跌势。之前英国央行官员令英央行加息前景更加迷雾重重,加上美元近期反弹,导致英镑兑美元大幅下挫。不过预计这种对英镑的影响可能有限,仍倾向区间震荡格局。

 

 此外,商品货币较为坚韧的一面,这都可能暗示经历此前大幅下跌的商品货币短期有反弹风险。整体非美表现分化,美元延续相对强势,由于各大央行的政策前景和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依旧很高,因此目前的震荡格局可能还将延续一段时间。

数据方面,中美欧制造业数据显示企业活动减速,也拖累其他仰赖这些地区为出口市场的经济体,日本、台湾地区、韩国出口订单每况愈下,表明中国经济放缓冲击全球需求的状况确实令人忧心。

周末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度以国家主席身份访美,为全球两大强国政经关系增信释疑。双方在汇率问题上取得突破,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又少了一大障碍。

展望下周,适值季度与月度新开局,数据面关注制造业数据及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另外,美联储数位决策官员也有多场演说安排,投资者有更多解读政策的空间。

当周要闻盘点

“期待”并非“等待” 耶伦为年内加息“背书”

美联储前周没有扣下升息的扳机,让整个世界的期待变成等待,而决策的一大考量是中国因素。全球经济已难脱与中国连动,美联储无法视而不见。美元多头只好暂时偃兵息鼓,静待新变数,不过耶伦本周末前的最新演说却又激起今年升息的火花。

北京时间周五淩晨,耶伦以“通胀动力与货币政策”为题发表演说,表明只要通胀稳定就业强劲,今年仍有可能升息。她在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说:“随着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好转且通胀返回我们2%的目标,我预计在今年晚些时候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而且在之后继续逐步上调短期利率可能将合适之举。”

面对耶伦上周讲话所体现的谨慎态度,投资者抱怨各种信息指向不一,并基于期货市场将对美联储加息时点的预期从12月份推后至明年3月份。但耶伦表示,加息最好不要拖得太久。

法国巴黎银行分析师报告称:这话颇出人意料,“相较于FOMC会后的市场反应,这些言论还算比较强硬,幷在亚洲盘初支撑美元,我们认爲市场尚未完全消化美联储在第四季收紧政策的预期,美元仍有继续上升的空间。我们继续做多美元/日元和美元/加元。”

有“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Jon Hilsenrath表示,耶伦的讲话警告9月暂缓加息并不意味着美联储会无限期推迟;耶伦强调了过度推迟加息的风险。Hilsenrath并表示,耶伦的核心观点是通胀压力将于未来几年内开始积聚。

耶伦此次讲话还伴随着一个小插曲。有报导称,因为身体出现不适,耶伦在发表长达近一小时的讲话后突然中止演说。美联储发言人Michelle Smith在声明中称,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宣读长篇演讲稿末段时候感到脱水,但之后感觉良好。

美GDP意外强势 耶伦强硬原“事出有因”

美国商务部周五(9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二季度GDP终值年化季率小幅上修至增长3.9%,表明美国经济仍在稳步复苏之中。

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美国二季度GDP终值年化季率小幅上修至增长3.9%,市场预期增长3.7%,前值增长3.7%。美国第二季度最终销售终值年化季率增长3.9%,市场预期增长3.5%,前值增长3.5%。

同时,美国第二季度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终值年化季率增长2.2%,市场预期增长2.2%,前值增长2.2%。美国第二季度核心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终值年化季率增长1.9%,市场预期增长1.8%,前值增长1.8%。

分项数据显示,此次上修主要是消费开支、商业和住宅房地产领域商业投资增速提高。强劲的招聘、油价下跌和房价上涨可能会支撑家庭开支,而消费在美国经济中的占比大约70%。这些有助于支持美联储主席耶伦的看法,即美国经济将克服海外市场疲软、国际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的影响。

Janney Montgomery Scott LLC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师Guy Lebas在报告发布之前表示,“受就业和收入增长推动,消费需求健康增长,经济扩张在2015年继续。”

路透社评论称,美国第二季度GDP终值继续得到了上修,此次第二季度经济大幅增长主要是受医疗和交通等服务业的消费支出从3.1%增加至3.6%的拉动,此外,建筑业也录得较大增长,此次数据表明,美国经济或许已经足够强劲,可以承受美联储加息。

马里奥称“考虑后续刺激还太早” 欧元暂获喘息

过去一周多家大型银行下调欧元汇价预期,称欧洲央行现在已接近宣布把量化宽松计划延长至明年9月之后。衡量外汇期权需求的1个月和3个月欧元/美元风险逆转指标显示,市场看跌欧元程度创逾七周之最。

然而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周三表态,降低了扩大QE的预期。他表示,“现在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刺激措施还为时过早,需要更多时间来决定新兴市场放缓到底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也需要更多时间来评估商品价格下滑和近期金融市场动荡背后的原因。”

德拉基的评论给欧元带来生机,欧元/美元从两周半低点反弹,兑英镑也升至一周高位。

不过外汇研究公司Global-info Co的主管Kaneo Ogino表示,“欧元仍是套利交易的融资货币,因此它的涨势难以持续,市场观点认为,只要欧元上涨,就是建立空仓的好机会。”

人民币入蓝扫除重大障碍 习近平: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

美国总统奥巴马(Obama)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地时间周五(9月25日)在会晤后发表联合声明称,在人民币满足IMF现存SDR评估标准的前提下,美国支持将其成为储备货币。习近平也在随后与奥巴马联合举行的记者会上强调了这点。

彭博日前在主题文章中评论称,美国向着支持中国将人民币纳入全球储备货币之列的努力迈出了一步,其坚持中国实施金融改革才能赢得支持的立场有所软化。

美国立场的转变发生在今年早些时候奥巴马政府阻止盟国加入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未果之后。美国前财长保尔森等前任决策高官都认为奥巴马政府的上述策略存在错误。

奥巴马政府一位匿名官员透露,政策声明中的新措辞向中方做出了澄清,指明IMF对人民币是否符合该组织SDR标准的评估将是美国会否支持的决定性因素。

习近平周五(9月25日)表示,从长期来看,没有理由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会贬值,并指出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的基础,目前,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汇率正朝着稳定方向发展,”习近平补充道,“今后,中国将… …维持正常的波动,人民币将在一个合理且平衡的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习近平还表示,中国将继续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美元走强以及金融市场震荡导致人民币波动,中国正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审慎的货币政策。

此外,中国投资行业周五出现重磅新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双方市场互联互通和产品创新。这意味着中国银行间市场计划向美国投资者开放。为推动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银行间市场有望通过交易所合作形式,逐步实现人民币利率及汇率等相关产品的互联互通。离岸人民币周五出现小幅提升,中国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稳健脚步让国内外投资者对未来充满信心。但机遇和挑战同在,市场也对未知的领域保持着一定的戒备情绪。

下周市场展望

展望下周,汇市的主要驱动因素可能仍是美国和欧元区经济的背离走势,美国预期将继续享受着强劲就业数据带来的利好,而欧元区通胀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此外美国非农就业大戏在周五再次上演。

目前来看,全球各大经济体中只有美国和英国的经济势头依然良好,因此美元和英镑仍是G10货币中的投资首选。不过即便美国经济形势利好不断,但并非所有的市场“伤口”都已愈合,投资者心态依旧谨慎。

随着月末临近,美国下周五又将发布关键的就业数据,虽然围绕非农就业总有着各种预期,但数据一段时间以来已非人们紧盯的最重点。而即便就业数据已经不再是阻止美联储加息的障碍,但通胀低迷,以及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再加上美元汇率强势,这些都是让美联储感到犹豫不决的动因。一旦就业数据不尽人意,那么可能会诱发美元的急剧回落——即便这一局面未曾发生。

下周细分的交易机会包括:

美元:下周公布的美国8月个人收入数据预计将好于预期,美联储(FED)加息预期料将继续升温,美元暂时不存在太大的下行风险。

欧元:下周公布的9月CPI数据料将持平,欧洲央行(ECB)进一步量化宽松的预期将继续升温,欧元恐将继续下行。

澳元:中国9月官方PMI数据将于下周公布,数据公布后,如果澳元出现反弹,建议立刻卖出。

需格外提示的是,包括PMI数据在内,中国经济形势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走向的重要风向标,而下周有多个国内关键要素数据待发布:周一,中国国家统计局将公布8月份中国工业企业利润。今年迄今为止,工业产出增长疲软加上价格下跌都拖累了工业企业利润。周三,MNI将公布中国9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周四,国家统计局将发布9月份采购经理指数,财新将公布财新中国PMI终值。如果国家统计局9月份的PMI从8月份的49.7进一步下跌,会给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以及刺激政策效力方面进一步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