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利率正常化拖得愈久 威胁金融及经济风险愈大

美国利率正常化拖得愈久 威胁金融及经济风险愈大

30 七月 2015, 15:27
rufiya yusupova
0
534

美国9月升息在望,中银香港(2388.HK)高级经济研究员卓亮周四称,无论升息时间在9月或12月,年内都只会象征式上调一次,惟利率正常化拖得愈久,未来威胁金融稳定及经济活动的风险就愈大。

联储局公开市场委员会在最新一份货币政策会议声明中,没有对加息时间作出明确指引。除了删除关于能源价格企稳的判断和轻微上调对劳工市场表现的评价外,声明基本上没有包含任何新信息。

在今年余下的三次货币政策会议中,10月的会议并没有安排新闻发布会,因此能够排除联储局到时在利率调整方面有所行动的可能性。如果联储局有意在今年走出利率正常化的第一步,就只有9月与12月两个选择。目前利率期货市场显示9月份加息的可能性不足四成,而12月加息机率则达到约七成。

在正常的经济周期中,如果增长温和,通胀低企,的确不见得需要迫切加息,但必须注意到,美国本轮复苏期中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前所未见。大衰退结束六年后,联邦基金利率仍然处于0至0.25%的危机水平,显然不合时宜。

另一方面,如果联储局继续按兵不动,未来应付经济下滑的政策工具就会难免显得捉襟见肘。美国在战后共经历过11次经济周期,扩张期长度平均为58.4个月,最长的一次出现在1991年3月至2001年3月,历时120个月。目前的扩张期从2009年6月开始,至今已长达73个月,明显高出历均值一截。而金融海啸前的扩张期始于2001年11月,终于2007年12月,历时73个月,刚好与这次经济复苏至今「年龄」相若。

本轮扩张已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联储局却仍维持零利率政策,令人费解。倘若联邦基金利率长期维持在极低水平,一旦下次衰退来临,恐怕又要依赖量化宽松等激进手段。

目前的联储局仍由鸽派成员主导,一向对利率调整采取小心翼翼的态度。有监于此,预计首次利率调整或会出现在12月。然而,无论加息最终在9月或12月发生,相信联邦基金利率只会在今年象征性上调一次。展望未来,低息环境有望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惟利率正常化拖得愈久,未来威胁金融稳定及经济活动的风险就愈大。